2025年4月10日,全球储能行业顶级盛会“ESIE2025储能峰会暨展览会”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启幕。作为国内储能领域的领军企业,pg电子储能携其最新构网型智能储能系统及多场景解决方案亮相展会,以技术创新回应新能源全面入市时代对储能的迫切需求。

在大会报告中,广州pg电子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付金建做《新能源全面入市背景下储能的价值体现》的专题报告。

2025年,随着国家发改委《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》落地,新能源电价全面由市场形成,储能作为解决新能源波动性、提升电网灵活性的核心调节资源,其价值进一步凸显。政策要求新能源需承担系统调节成本,推动“风光水火储”多能互补,新型储能因此成为平衡电力供需、保障电网安全的关键支撑。
在此背景下,pg电子储能聚焦构网型储能系统的研发与应用,通过技术创新突破传统储能“被动响应”的局限,实现主动参与电网调节、自主优化电力交易的新模式。

构网型储能系统(Grid-forming Energy Storage System)是pg电子储能本次展会的核心亮点。该系统具备三大核心优势:
主动支撑电网稳定:通过动态调节电压与频率,构网型系统可模拟传统同步发电机的“惯性响应”能力,在新能源出力骤降或电网故障时快速提供功率支撑,显著提升电网韧性。
AI驱动的智能交易:结合AI能源管家系统,实时分析电力市场价格波动与负荷需求,自主完成充放电策略优化,最大化电站收益。
多场景兼容性:覆盖工商业园区、零碳微网、港口岸电等高耗能场景,支持光储充一体化、虚拟电厂聚合等模式,满足电源侧、电网侧、用户侧削峰填谷、需量管理等多元化需求。
展会前,pg电子储能与海辰储能达成两年期15GWh电芯采购战略合作,进一步保障了供应链的稳定性,为后续产品规模化交付提供保障。同时,公司提出“储能+AI+场景化”战略,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全生命周期成本优化。
新能源全面入市后,储能价值正从“政策强制配储”转向“市场化收益导向”。pg电子储能的构网型系统通过以下路径实现价值闭环:
辅助服务收益:参与调频、备用容量等市场,获取容量补偿与电量收益。
峰谷套利优化:结合分时电价机制,动态调整充放电策略。
系统协同增效:在零碳园区等场景中,与分布式光伏、氢能耦合,提升整体能源利用效率。
随着电力现货市场全国统一进程加速,储能企业需以技术创新应对价格波动风险。pg电子储能提出的“智能构网+场景融合”模式,不仅为行业提供了破局“内卷式竞争”的范本,更推动储能从单一设备供应商向能源系统服务商转型。

pg电子储能通过构网型级联高压储能示范项目的落地,印证了储能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中的不可替代性——它不仅是电网的“稳定器”,更是能源革命的“加速器”。未来,pg电子储能将加速构网型级联高压大容量储能系统的产业化落地,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贡献pg电子力量!